旅行的真谛是,挖掘一些你不曾知道、不曾看过、不曾了解的事物。
来到中国福建省厦门市旅游时,游土楼或许不是必备,但错过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居民建筑,肯定会让你大喊遗憾。

走进初溪土楼群的集庆楼,放眼望去的圆楼景象叫人叹为观止,不禁佩服古人的建筑智慧。

浪漫探索深山飞碟(上篇)

报导:徐佩莉
摄影/图解:Mei Law
部分照片提供:Istvan
特别鸣谢安排:蘋果旅游、厦旅国际

旅行的真谛是,挖掘一些你不曾知道、不曾看过、不曾了解的事物。

来到中国福建省厦门市旅游时,游土楼或许不是必备,但错过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居民建筑,肯定会让你大喊遗憾。

在中国传统建筑中,客家土楼独具特色,有方形、圆形、八角形、椭圆形等,造型不只科学实用,也具备浓郁的特色,至今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;当中就以福建龙岩永定、漳州南靖的土楼最有名。

有人形容土楼是“天上掉下的飞碟,地上长出的蘑菇”。土楼究竟如何形成?根据资料记载,客家人本是中原一带汉民,因战乱和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。在流离他乡的过程中,他们深切体会到凡事都得依靠自己人相互团结、同心协力才能迎刃而解。

那时候,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大多是偏辟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中,当时建筑材料短缺,为了防御豺狼虎豹、盗贼入侵,加上害怕当地人的袭扰,他们于是打造出具“抵御性”的城堡式建筑住宅来自我保护,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看见的土楼。

这些土楼属于集体性的建筑,无论是近看或从远处眺望,它那庞大的建筑都令人感到震撼无比。土楼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,至今仍然屹立不倒,有些甚至还有人居住在内,从这种建筑方式体现出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,那股互相守护的凝聚力让人动容。

当然,既然来到厦门,肯定也要到仅有600米距离的鼓浪屿一游了。别只是听别人说、看别人的照片来想象,美好的事物值得你亲身体验,必须得用自己的双脚和双眼去见证这座小岛的美丽。

欲进入初溪土楼,车子只能停在外围的停车场,再拾级而上。

初溪土楼群
依山傍水好风光深山飞碟

位于永定区下洋镇初溪村大山深处的初溪土楼,全村均为徐氏族人。初溪土楼因地制宜坐南朝北,背靠高山,由5座圆楼和31座方楼组成,其土楼的主要类型有长方形楼、正方形楼、圆楼、椭圆形楼、六角形楼等。

这里由群山环抱,一条遍布鹅卵石的小溪像纽带一样连接着土楼群,还有那山坡上层层叠起的梯田,一些老人坐在土楼门边一排的长凳上,更是勾画出一幅迷人景色。拥有超过600年历史的初溪土楼还有5个奇特文化现象,那就是“一种姓、一朝向、一道门、一个庆、无一井”。

据悉,初溪先祖开基创业后,在当时深山密林和交通闭塞的情况下,几乎是没有外人进出,以致外姓人很难介入。中国传统建筑大多选择坐北朝南,但土楼位于海拔400至500米的山腰上,南面是层层叠起的梯田,北面地势则较为平坦,特殊的环境决定了初溪土楼坐南朝北这一方向。而且这里的土楼大部分只设一道大门出入,除了存在风水的元素,更主要是为了防御野兽和抗击匪敌。

讲究风水不掘井

到了初溪土楼,你会发现这些土楼的名字,中间都有一个“庆”字,如集庆楼、绳庆楼、余庆楼、华庆楼、庚庆楼、锡庆楼、福庆楼等。庆的繁体字“慶”,有鹿的花纹之意,除了纪念召引初溪先祖的三鹿,庆字也表达了初溪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这里还有一个没人敢在楼内挖井的典故,据说基于这里的楼址都坐南朝北,大门北向属水位,而楼门外溪水潺潺,楼内要是再挖井,过多的“水”将迫使楼内的生存环境失去平衡,并将为楼里生活的人带来不吉利。

如今已成为博物馆的集庆楼,是初溪徐氏家族建造且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圆楼。有别于其他土楼的架构,集庆楼从底层的灶间开始,每户人家从第一层至第四层都各自安装楼梯,各层的通道也用木板隔开,房间、楼梯和隔墙皆用杉木材料构建,全靠木头紧密衔接起来,一枚铁钉也没用,这是它令人叹为观止的神秘之处。游走在各层楼的狭窄走道和楼梯间,可以感受到尽管这里没有城堡般富丽堂皇,但它却是一个能让大家族聚在一起的安乐窝。

有没有觉得像进入了宫崎骏漫画里的世界?

在这里,随手拍都是浓浓的人文风情。

每户人家门前各自安装的楼梯,是集庆楼的独有特色。

拥有逾600年历史的集庆楼,目前已成为土楼博物馆。

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
典藏客家文化

有人说,看福建土楼,没到客家民俗文化村,那就等于白走一趟。被列入《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》的洪坑土楼群,位于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,也是中国5A级旅游景区。

洪坑土楼以其结构最精巧、形式最多样、内涵最丰富而著称,是福建土楼的杰出代表。村里的方圆土楼四十多座,其中“土楼王子”振成楼、奎聚楼、福裕楼皆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,各种风格各异的土楼依山傍水、巧夺天工,书写着客家人田园牧歌的诗意。

整个洪坑村都是林氏家族的聚居地,振成楼就是由林氏十九代林在亭的后裔所兴建。当年家境贫穷的林在亭,在太平天国时期为躲避战乱,带着三个儿子移迁至永定抚市亲友家刻苦学打烟刀。之后,林氏三兄弟看准烟草走俏的时机,回家乡洪坑自行经营,当时他们以3个银元起家,办起了第一家烟刀厂,取名“日升”。

三兄弟艰苦创业,3年中先后在邻村创办起10数个厂家,随后更在广州、上海等城市设点推销,终于成了大富翁。三兄弟相继去世后,老三次子林鸿超于1912年亲自设计并邀集了叔伯数兄弟合资共建振成楼。为纪念上代祖宗富成公、丕振公父子,故取名为振成楼。

在客家人的观念里,学识渊博的人最受尊重,所以即使在很贫穷的客家山区也十分重视教育。林家老三于1903年在洪坑村头独资兴建了一所古色古香、中西合璧式的日新学堂,当时汀州府府太爷张星炳为学堂题字的“林氏蒙学堂”,至今犹存。

游走在洪坑土楼,除了参观一座又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土楼,逢周末和假日的上、下午时段,这里也会上演传统的客家婚嫁仪式,由村民穿上喜气洋洋的服装出演,值得一看哦!

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里的“镇村之宝”——振成楼。

与村里的其他土楼相比,振成楼较具有书香气息,中间的家训堂洋溢威严。

漫步在村里,各式各样晾菜方式肯定叫城市人觉得惊奇。(一)

漫步在村里,各式各样晾菜方式肯定叫城市人觉得惊奇。(二)

走进洪坑土楼,仿佛掉入时光隧道,回到了古代。

彩色纸伞装饰了朴素的土楼,中庭有个小舞台,定时上演歌仔戏。

由村民主演的传统客家婚嫁仪式,响亮的喇叭唢呐让整个村子热闹了起来。

表演非常完整,让游客得以了解客家人的传统婚嫁习俗。

山谷里的四菜一汤

大家不要误会,这里的四菜一汤,能看不能吃!

为什么土楼群里会有四菜一汤?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,由一座方楼、三座圆楼、一座椭圆楼组成,坐落在半山坡上,从山岗上的观景台俯瞰,就像是丰盛的“四菜一汤”,因此得名。这一方四圆,如四个圆环围着一个方圈,又如一个方圈系着四个圆环,非常壮观。

田螺坑土楼群中间的方土楼,名为“步云楼”,高三层,每层26个房间,全楼有四部楼梯。步云楼右上方的圆楼叫“和昌楼”;左上方的圆楼是“振昌楼”;“瑞云楼”是建在右下方的圆楼;最后一座就是椭圆楼“文昌楼”,它们全楼高三层,和昌楼每层有22间房,振昌楼和瑞云楼每层有26间房,椭圆文昌楼则每层有32个房间。

该土楼均为黄姓族人居住,而根据资料记载,步云楼与和昌楼在1936年时曾被土匪烧毁,直到1953年才重新修建。

大家不要误会,这里的四菜一汤,能看不能吃!

裕昌楼
东倒西歪700年

从田螺坑往下4公里,就会来到下坂村,在这里面有座700年历史,福建境内现存最古老的土楼之一,它就是“裕昌楼”。更难得的是,这座楼里至今仍有人居住,而随着这里成为备受瞩目的旅游景点后,许多户人家也在自家门前摆档做小生意养家糊口。

裕昌楼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名称,就是“东倒西歪楼”,顾名思义,它是歪斜的,不过从外观上并看不出来,只有在你踏进楼门,看到全楼回廊的支柱左倾右斜时,就能真正明白这名字的由来。不是开玩笑,那些支柱最大的倾角甚至达到15度,但别担心,裕昌楼几百年来都是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了一代又一代,依然坚固。

裕昌楼初建时是由刘、罗、张、唐、范五姓族人共同兴建,楼高五层,每层有54个房间;全楼分成五大单元,每一单元有一部楼梯,五个家族各居一个单元,后半楼每家每户的一楼灶间,都有一口井,天井中心还建了一座单层小圆楼,作为祖堂。但后来其他四姓族人相继外迁,将房间转让给刘姓族人,刘姓族人于是世代居住在此。

据悉,刘姓族人在得到整座楼后,开始认真观察并研究那些摇摇欲坠的梁柱,发现柱子虽然倾斜,但在梁柱相互牵引下,整体合力并没有受到破坏,于是安居乐业,没想到却意外地使这座楼扬名远近,几百年来为人啧啧称奇。

仔细看每层楼之间的梁柱,会发现它们都有点偏斜,因此裕昌楼也有“东倒西歪楼”之称。

裕昌楼洋溢热闹生气,尽管游客众多,也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生活,当然也为他们制造了商机。

岿巍的裕昌楼,已有700年的历史。

刊登于2017年第36期《嚞》

待续……


全球超过80000家酒店,Apple101助您轻松订房,出行无忧,绝对优惠价。入住期间付款,多数客房可免费取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