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在自己的农场里随手一摘,就把农作物往口里塞;从自己池子里捞起鲜活水产,随手烤一烤也往口里塞。他们在追求食品安全的同时,也自信地吃下自己追求的安全,自己吃,家人吃,最后才给消费者吃。

怎能不爱台湾农场? 三之二:自己敢吃,才给你吃

文∕图:詹雪梅
这个是个食品丰盛的年代,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,饥荒、食物短缺都显得陌生和遥远。只要有钱,我们可以买到各种各样,各种档次,可以果腹,可以满足口腹之欲的食物。然而,这些食物是身体需要且安全食用的食物吗?一些地方,有这样的怪象──种菜的不吃自家卖的菜、养鱼的不吃自家卖的鱼、养鸡的不吃自家卖的鸡、产蛋的不吃自家卖的蛋、栽果的不吃自家卖果,即使那些肉有多肥美,水果有多香甜。这些生产者并非不自供自给,只是自家吃的,和卖给别人吃的有区别。自己吃的,都得“格外”处理,或不喷农药,或不喂饲料,或不注射药物。

然而虽有耳闻,却无从探究,市场上哪些食物是生产者们不吃的,没人知道。自己敢吃的,而且长年累月都在吃的,才是可以安心入口的安全食物,可是这样的食物上哪儿找?所谓的安全食物,除非有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测,还能凭什么认证安全性?

台湾休闲农场的经营者坚持和奉行着一个信念──我敢吃的,才给你吃!并且随时随地吃给你看!他们在自己的农场里随手一摘,就把农作物往口里塞;从自己池子里捞起鲜活水产,随手烤一烤也往口里塞。他们在追求食品安全的同时,也自信地吃下自己追求的安全,自己吃,家人吃,最后才给消费者吃。

★ 坦荡食菇,与菇共生

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只说对了一半。同类的物与人,其实也是会被牵引、凝聚同在的。侯文亮和他相依了28年的菇菌,看来就是这种共生共存,互相吸引的奇妙状态。

菇菌类的生命可以延续很久,即使在采收后,被置入包装袋中,仍是活的,依然有呼吸。直到被丢入锅里油炸、炒煮,被置入烤箱烘干,或处理不当烂掉,菇,才会停止呼吸,真正失去生命。年近60的阿亮,散发着无限活力,昂首阔步、神清气爽、口若悬河,生命力泉涌,一股持久生命体的气势。他说话和动作之快速、敏捷,和菇从太空包长出的速度似乎也属同等快速级别。他像菇 ,菇也像他。

人称阿亮的候文亮是阿亮香菇园的老大,阿亮香菇园位于新社协中街,这条街也叫香菇街,距新社古堡(新社庄园)仅300公尺。阿亮香菇园是新社知名的香菇观光农场。所谓的香菇观光农场,是可让游客走进香菇农园,自采香菇,看上哪朵采哪朵。采到心满意足后,依重量付款把鲜美菇带走。在阿亮的规划种植下,菇产全年不断,任何时间都可到他的香菇园里,在阴凉的大菇场里体验采菇乐。除了采菇,阿亮香菇园也为游客提供香菇生态解说,去一趟香菇农场,体验采菇,也长知识。

阿亮说,很多人不喜欢菇是因为不了解菇,没品尝过鲜菇的鲜甜,把不新鲜菇的酸味认定菇本如此。他希望大家到他的菇园走一走,了解菇,也爱上菇。阿亮边说,边顺手将烤干的香菇放入口中,嚼起来。自家的菇,他吃得坦荡荡。除了菇场里“随便”吃,他也在紧挨着菇园的小餐厅里任意吃。

菇的香甜,他太了解。新鲜采收的菇到小餐厅里一晃,成了吃不腻的盐酥菇、综合菇汤、烤香菇/杏鲍菇、香菇卤汁饭、香菇茶叶蛋。这不仅是卖给游客的,也他和子女、员工的伙食。

阿亮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独门模式,在新社300户菇农中独树一帜。

★ 跟着客人走!

阿亮香菇园养植的菇种多样,有香菇、珊瑚菇、酒杯菇、鸡腿菇、平菇(鲍鱼菇)、柳松菇及灵芝。从专业菇农,再“进化”成生产与行销,前后两端兼顾,15年来,阿亮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独门模式,在新社300户菇农中独树一帜,这非偶然,也非幸运之神特别眷顾。他选择了菇,在操控菇舍里的温度、适度,左右菇成长的同时,他也被客人左右着,顺应着市场需求而成长。如今已颇有名气的阿亮香菇园,不是他规划而来的,是应着客人需求而来的。他说:“我是跟着客人走!”

从路边摆摊卖鲜菇、到卖炸菇、到开放菇舍参观和采摘、到设立销售点售卖各类菇产品、菇套餐,都是阿亮在客人提出要求后不断“补给”和转型的结果。然而在掌握“人和”之前,对菇观察入微的阿亮,已能算计“天时”和“地利”。什么时节种什么品种的菇,该给菇营造怎样的生长环境,他清楚明白。所以不止息地全年提供参观采菇,在阿亮香菇园里不是难事。

阿亮懂菇,也懂事,更懂得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。让自家的菇生产、销售达到好成绩,是好事却不是他心中的大事。除了把自己的日子过好,他更想做的是把客人留在新社,为这个以种菇为活路的山区注入活力。于是他不厌其烦地为菇做宣教,向来客介绍菇,讲解菇,让来客体验菇本应有的鲜甜,体验采菇的乐趣。三年前,他开始和新社高中配合,当任农科的菇类种植导师,把菇种到年轻人心田里。菇需要被了解,才会更被喜爱。

阿亮对菇的分享,不仅在“外人”也在同业,他认为同为菇农,就该不吝啬地分享他所知。透过共享共赢,互专互助,才能散发出美好正能量。与菇共生,与人共存,是菇农迎合时代,生生不息的王道,阿亮吃着自家的菇,活力十足地走在道上了!

在阿亮的规划种植下,菇产全年不断,任何时间都可到他的的大菇场里体验采菇乐。

阿亮留着旧的烘菇机,为访客讲解烘菇过程。

★ 回归自然,以虾之名

钓虾在台湾是一项承载着集体记忆的“社会活动”,钓虾、吃虾在1980年代开始是台湾最红火而朴素的大众消遣,但近年渐渐退烧,经营虾场愈加不易。兰阳蟹庄是在不易中继续求存的虾场之一,从养殖大闸蟹起步,因台风灾害而转型成功的泰国虾生态园区,靠着杨士毅坚持的无毒养殖,打出了名堂,成为近年宜兰颇受欢迎的亲子旅游景点。之所以成为亲子旅游景点不光是因为一家人可以在这里钓虾、吃虾,吸引大家的还包括详细、有趣的泰国虾生态养殖导览,以及快乐的捕虾体验。虾场即是个休闲场、游乐场,也是个学习园地。

这个看似普通的养虾场能广受欢迎,主要靠两个主角撑场:一是老板杨士毅,二是无毒虾。而牵引这两个主角关键,却只有一个──孩子。

杨士毅说,养虾和养小孩没两样,要用心观察细微的变化,不能一板一眼地跟着“数据”养殖,因往往发现“数据”不对劲时,再对饲养工作进行调整必是为时已晚。用心观察,还得建立在对虾的习惯和生态了解,好比说,池子里的虾头朝上表示池里缺氧,虾头朝下表示饲料不足,虾横着趴在池边表示池里密度高,一些虾被霸凌了!想知道一池子虾活得好不好,和想知道孩子过得开不开心一样,只要用心就掌握十之八九。

杨士毅把养虾当成养孩子般的细心照料,健康成长的目的,首先是能让自家的孩子有健康、营养、鲜美、可口、安全的虾子吃下肚。这些不用药物养殖的虾子,他可以放心地让自家的孩子吃,也无愧无惧地让消费者吃。

★ 好环境反馈自己的健康

无毒虾养殖不是一蹴而成的。不使用抗生素,化学饲料,让虾回归自然生长,展示最动人、最健康的容颜,也让到虾场的人回归自然,靠得不只是坚持原则的毅力,还必须有任狂风暴雨也动摇不了的,钢强良知。

在未养虾前,杨士毅从事餐饮业15年,这些年里一再面对食材有问题的困扰,甚至免不了因为购买到品质不佳的食油、奶精等而被罚款。几经思考后,他盘算着若总是依赖别人提供食材而面对未知的“不健康食物”风险,何不反过来从源头做起,自己生产健康、安全食材?他于是走进了养殖业。

杨士毅坚信,好的环境反馈自己的健康。他不敢苟且,从开始迄今,一直友善养殖一池池健康虾。友善养殖的难度较大,环境和水质监控要更细心,好比要时时注意天气变化、做好防鸟偷虾措施、时时检查池中水车能否如常操作,要对池子付出更多的心力是必然的,累积更多经验也是必须的。

在虾场未如今时这般红火时,他曾面对一个大挑战,虾场里17池的虾都病了,奄奄一息。当时他可以选择注入药物,让虾起死回生,当着什么都没发生过。但他没有这么做,而是宁可血本无归找来17台推车,放弃了二、三十万台币(约4万令吉)投资和一池池不健康虾,再从零开始。违返自然生长存活的牟利手段,是他不能逾越的底线。他在最坚难的时刻,守住自己的良心和原则,没给自己开方便之门,直到今天。

走近兰阳蟹庄虾池,没有异味,池水抽上来,绕着虾池兜一圈,带着阳光的能量又重回池里。虾子养大捞起后,先清池、养池,有了一池健康的水,再养虾。因为养殖时间长,每年只在夏天开池,营业时间大约只有半年,冬天固定休池无营业。

杨士毅的导览以详尽出名,怎样养虾,虾的生长周期,怎样捕虾、挑虾,说得从不马虎。导览时间近一小时,但却不额外收费。费时又费神,为什么要这么做?他说,在教育,而教育的目的是自律、在学习中找到信心和快乐!他不只给大家可安全食用的虾,还要告诉大家安全虾怎么来,怎么辩别。

在兰阳蟹庄快乐钓虾后,把虾子带到隔一条马路对面的兰阳船菜餐厅,或烤、或焗、或蒸、或煮,怎么吃都美味。

杨士毅认为养虾和养小孩没两样,要用心观察细微的变化。

兰阳蟹庄因无毒养殖,打出了名堂,成为近年宜兰颇受欢迎的亲子旅游景点。

兰阳蟹庄里的钓虾池总能把孩童与成人都聚到一起。

点图看大图

刊登于2019年5月4日《星洲日报》(东马)

延伸阅读:
1️⃣青农谦虚蹲下 ‧ 怎能不爱台湾农场?(三之一):🐟🍅🍓

3️⃣亲情相随农场更美 ‧ 怎能不爱台湾农场?(三之三):🦐🦐


全球超过80000家酒店,Apple101助您轻松订房,出行无忧,绝对优惠价。入住期间付款,多数客房可免费取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