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桑旅游经济红利与挑战

根据报道,2024年全球旅游人次达到14亿,比2023年增长11%,已恢复至疫情前的99%,成绩斐然。换句话说,全球82亿人口中,约17% 在这一年里踏遍世界各个角落,尽情游览、消费。然而,这庞大的旅游潮流也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,比如:粮食供应、环境压力,以及物价飙升,令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观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以日本为例,2024年接待了3687万人次入境旅客,却因游客的疯狂消费,导致国内白米短缺,甚至价格飙升45%。不仅如此,游客还将日本白米当作高档伴手礼狂扫回国,使本地居民深受其扰。

面对这股强劲的观光热潮,日本政府也不得不重新审视旅游政策,从“量”转向“质”,以求达到更平衡的发展。

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世界其他热门旅游地,例如:酒店价格暴涨,甚至连本地人都住不起。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沙地阿拉伯,这个传统上以宗教朝圣闻名的国家,正在全力把自己打造成国际级旅游大国。

王储穆罕默德·萨勒曼(MBS)推出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项目,如:170公里长的THE LINE未来城市、红海沿岸度假村、Alura沙漠观星酒店,以及现代化的金融CBD。他的目标是让沙特从封闭保守的宗教圣地,转型为一个多元化的国际旅游胜地,并在2030年吸引7000万游客。

在吉达最顶级的酒店 The Edition,大马主厨菲礼欣喜地遇见了同胞。
他亲眼见证了过去五年间沙特休闲产业的飞速发展。

走向更开放未来

在蛇年春节,我第二次踏上沙特,乘坐沙特航空787-10型豪华客机,抵达中东最新最现代化的吉达机场,并入住第二圣城麦地那的五星级酒店。这一幕幕“不真实”的景象,象征着沙特的巨大变革,曾经对非回教徒严格限制的朝圣圣地,如今逐步走向更开放的未来。

与此同时,来自全球各地的年轻劳动力纷纷涌入沙特,为这场旅游革命贡献力量。在利雅得一家顶级商场的高级中餐厅 Yauatcha,我与两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裔厨师畅谈。

他们分享道,沙地的外国餐饮业正蓬勃发展,百花齐放,为当地观光产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价值。这不仅意味着旅游经济的繁荣,也带动了 就业市场的扩展,成为国家GDP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
“量”与“质”取得平衡

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确实能为国家带来经济红利,但如何在“量”与“质”之间取得平衡,避免对本地民生造成负面影响,仍然是各国政府需要深思的课题。

日本的经验说明,过量的游客可能导致资源短缺、物价飙升,甚至影响居民生活品质。而沙特的策略则是主动规划、优化基础设施、引进国际人才,从而创造可持续的旅游环境。

未来,如何在保持观光产业繁荣的同时,兼顾环境、社会与经济的平衡,将是全球旅游业者与政策制定者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。旅游的黄金时代,如何走向更可持续的未来?

刊登于2025年3月5日《南洋商报》 ‧ “一生懸命” 专栏 ‧ 第一百一十四篇


全球超过80000家酒店,Apple101助您轻松订房,出行无忧,绝对优惠价。入住期间付款,多数客房可免费取消!


李桑 作者

在旅游业纵横驰骋1万1000多个日子, 探秘南北极境, 足印遍布141个国家与特区(或自治区)! 由衷信仰,“出走”; 身体力行,“走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