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桑家乡的定义日本人的情怀与现实

日本人对“家乡”(ふるさと,Furusato)的定义极其深刻而独特。对于他们而言,家乡不仅仅是出生地,更是一个与生命紧密相连的地方,一个生于斯、长于斯,并希望最终落叶归根的故土。

因此,日本人比许多其他民族更加重视自己的家乡,这份情感从生活中的细节便可窥见一斑。比如,在报章杂志或电视新闻中对某位日本人的介绍,通常会写明其姓名、年龄以及家乡,如“吉村驸郎(45岁,香川县)”。

吉村驸郎的故事便是这份情感的典型写照。他毕业于京都大学,成为一名公务员,十余年来在不同城镇间调动工作。但最终,他申请回到香川县,为自己的家乡服务。

这种情结不仅存在于年轻人中,也在老一辈中得以延续。例如,我的一位保证人丰田桑,在东京经营中华料理店45年。

尽管他早已在东京扎根,但疫情后,他决定关闭店铺,与妻子一起回到出生地埼玉县生活。他们甚至提前安排好了墓地,只为在生命的终点回归家乡。

和蔼可亲的丰田夫妇(左起)是李桑在日本第二家园的干爹娘。退休后,他们离开生活了60年的东京,回到埼玉县的家乡安享晚年。

与家乡土地连接

日本乡下的年轻人从小便与家乡的联系变得淡薄。

许多青年在高中时期就离开家乡,前往县城求学;随后,他们会进入大城市就读大专、技校、短期大学或四年制大学。

完成学业后,踏入社会工作的他们往往选择留在城市安家。然而,即使生活在都市,家乡对他们而言仍具有特殊意义。每逢过年过节,他们总会抽空回家探望亲人,与家乡的土地重新建立连接。

然而,近年来,日本乡村正面临巨大挑战。随着人口出生率下降,许多乡村的人口持续外移,逐渐走向衰退甚至消失。如今,新生儿大多在城市出生,这意味着传统的“家乡”概念正在被重新定义。

那些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生活场景正逐渐成为回忆——外婆散养的走地鸡、外公池塘里的鱼儿、妈妈的料理、爸爸的叮咛,这些熟悉的画面早已悄然消失。

家乡的衰退不仅仅是日本面临的问题,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。

内心深处最深牵挂

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,“家乡”这一概念正在从地理意义转变为一种文化和情感的寄托。

然而,对于每一位日本人来说,无论是返乡的丰田桑,还是奋斗中的吉村驸郎,家乡始终是他们内心深处最深的牵挂。

也许,在未来,家乡不再仅仅是出生地,而是一种由回忆、情感和文化传承构筑而成的精神家园。

而我的家乡,在永平。

刊登于2024年12月4日《南洋商报》 ‧ “一生懸命” 专栏 ‧ 第一百0八篇


全球超过80000家酒店,Apple101助您轻松订房,出行无忧,绝对优惠价。入住期间付款,多数客房可免费取消!


李桑 作者

在旅游业纵横驰骋1万1000多个日子, 探秘南北极境, 足印遍布141个国家与特区(或自治区)! 由衷信仰,“出走”; 身体力行,“走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