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不是吉隆坡市政府于2008年发布的《吉隆坡市2020年草稿蓝图》(Pelan Struktur Kuala Lumpur 2020/Draf KL 2020),让牵连其中的甘榜班达达南村民奋力反对事件引起关注,身处吉隆坡的我也不会留意到这个仅与城市咫尺一隔,拥有152年历史之久的传统马来甘榜。
文/摄影_崔碧月 Text/Photo_Moon Choi
捍卫家园的米南加保后裔
早前因吉隆坡捷运计划,使到被征用的苏丹街老建筑面临被拆除的危机。岂不知另一边厢的甘榜班达达南,也有一群热爱自己土地的米南加保后裔,力争捍卫这个祖先留给他们的村子,不让它成为发展巨轮下的牺牲品。
建于1860年的甘榜班达达南,是7座位于吉隆坡市的传统马来甘榜中,开垦最悠久的甘榜之一。走入甘榜里,在村民引领下遇上村长依萨苏林(Tuan Hj. Ishak Surin)。年届七八十岁的村长,得知我们欲了解这座甘榜后,也娓娓道出一些关于村子的历史。同时也是捍卫国家文化遗产协会主席的他表示,尽管在村民一同携手捍卫下,村子得以逃过被拆除的命运,但他也不忘为这传统马来甘榜申遗,以让它的历史价值得以被重视。
时过境迁,依然民风淳朴的甘榜班达达南
亲切的Ahmad Firdaus先生主动为我们导览,他说这座悠久的马来甘榜住着几千名村民。来到第三代的他们大都维持历代以种植、经营小生意及养殖等的方式维生。村民喜欢在家园种植绿色植物,所以青葱绿意也点缀了村内的环境。
村内有许多传承几代,日久失修的高脚屋因长年累月被白蚁侵蚀,而使得这一代人不得不重新修复翻新,所以村内已难见到老旧的高脚屋了,实在有点可惜。
与甘榜班达达南毗邻的鹅唛河曾几何时也是那里干净的“母亲河”,历代以来孕育着村民的日常生活作息。在70年代以前,村里还未有自来水供应系统时,村民都爱到河里取水以用作煮食、洗澡等用途。而今此景已不复在,因为鹅唛河现已变为一条受污染的污浊河流了。
人文文化遗产,也是村子的特色
原来,国内著名的马来诗人、画家、文学家—Prof.Dr. Siti Zainon Ismail (63岁) ,也来自甘榜班达达南。同样亲切的她,也和我们倾述了许多她对这甘榜的情怀。尽管她在年少期间就到国外求学并居留,但后来她选择回归家乡,并出版了多本文学诗集,陈述她对这甘榜的爱意,如《Kampung Love》和《Kasih Bonda Kampung Paya Kami》等。
另外,村内建于1880年的Madrasah Tarbiyah回教堂依然使用至今。那里也被用作社区中心,许多会议、活动及会面等都在那里进行,也是村民相聚的地方。回教堂旁还有一棵壮大,原产自印尼并已有百年树龄的Pokok Terap (学名Artocarpus elasticus)。
甘榜班达达南是个典型的马来甘榜,历代居住那里的米南加保后裔都深爱着那片土地。他们那股捍卫家园的团结精神、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、百年传统马来甘榜的地理环境及浓厚的人情味等,让我为之留下了深厚的印象。
如何前往:
驱车前往可从Jalan Genting Kelang转进Jalan Gombak,并留意位于右边的吉隆坡中华中学,Madrasah Tarbiyah回教堂就在您的左边不远处了。欲前往甘榜班达达南,可从Madrasah Tarbiyah回教堂右边的大路转进去即可抵达。
图文提供:《旅游玩家》
全球超过80000家酒店,Apple101助您轻松订房,出行无忧,绝对优惠价。入住期间付款,多数客房可免费取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