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桑海南岛上兴隆人

海南岛地接旅行社(GA)那干劲十足的老板玉婷婷,为我引荐了张碧花。初次见面,一身峇迪衣衫的张碧花对我说的第一句话:你肚子饿了吧?我在楼上安排好“赤”(吃)的了!老实说,当下我确实感到惊讶,这中国人的普通话为何那么的不“普通”呢?!

肤色略棕的张碧花看出我的疑惑,微笑说:我们兴隆在住人口3万人,75%是来自东南亚21地的归侨后裔。报告李董:第一批归侨是来自你们马来亚的700名华侨,那是1950年;其中一位现今尚在兴隆的是98岁李姓华侨,他的儿子名为李泽坚,兴隆出生哦!

她接着说:我妈妈在雅加达出生,1960年被安排回到中国,我是在兴隆出生的第二代归侨。我们都延续了先辈们在东南亚的生活习俗,包括语言发声等。

我边听边搔头,说:还是不懂。为什么又说“华侨”又说“归侨”呢?听起来好像是当年被殖民地政府给硬生生“遣送”回中国大陆的中国人噢?!

张碧花答:不“即”(急)不“即”(急),先“赤赤”(吃吃)我们兴隆的家常小食与糕点,再说。

她边说边把我引入她们家的咖啡(所谓的海南咖啡)店……喝一口,唔,简直与大马传统咖啡店的咖啡没啥差别!同样是香浓苦涩的Robusta咖啡豆、子母牌炼奶、砂糖,还有装在那一模一样的厚唇陶瓷杯里。这是怎么一回事?难道是先有兴隆海南咖啡,才有大马海南咖啡吗?难道,当初下南洋的先辈们,从海南兴隆把这咖啡风味带到南洋去吗?

张碧花大笑着摇头:不“四”(是)不“四”(是),下南洋之后,第一批归侨先辈们从东南亚把这咖啡苗偷偷带回海南岛栽种(1951年)!

在GPS定位北纬18.4度,遇见海南岛兴隆镇春满园的张碧花,感受南洋式的热情与朝气蓬勃。

归侨来自五湖四海

这么说,你们的惯性“第四声”发音、峇迪衣、橡胶树等都是如此这般“偷渡入境”的吗?

张碧花解释,其实,更有意思的是那些自东南亚21地回归的归侨,祖籍来自广东福建金门等五湖四海,只不过,他们有些已经是东南亚当地的第二代或第三代侨民,而且已经落地生根于各大城小镇。

话说,当时殖民地政府担心共产党势力在东南亚不断扩张,而作出了残暴排华的行动。有鉴于此,刚成立的新中国人民政府当机立断,作出了紧急救援接送华侨回归中国,并安排大家聚居在海南岛东部的兴隆农场。身为归侨嘛,自然会念念不忘东南亚的生活与饮食习惯,于是乎,我们兴隆就渐渐变成了中国境内唯一的东南亚华侨村了!事实上,兴隆人的通用语言是客家话,而不是海南话咧!

难怪东南亚的著名华侨小食,在兴隆都有。除了浓黑的兴隆咖啡,还有海南面包、加椰、生熟蛋、九层糕、马来糕、椰子饼、炸香蕉、红豆冰、炒粿条、咖喱面、干炒米粉等等都是“舶来品”,自成一格也根深蒂固!如今,就连中国境内的旅客都会专程来到海南岛兴隆,品享南洋。

不遗余力打气宣传

当年,是周恩来主导把一部分东南亚华侨带回中国,安顿在海南岛兴隆农场,后来,值得一提的是,历代的中国领导包括邓小平、胡锦涛、习近平等都先后亲自莅临兴隆,采集咖啡豆、品享咖啡香,不遗余力为兴隆打气宣传。这也说明了,兴隆归侨的存在有着国家级的实质意义。

只可惜,大部分大马旅游海南岛的旅行团都错过了兴隆这一站,与我们早年华侨历史息息相关的好地方!

无论如何,真高兴这一趟能结识以兴隆人为傲的张碧花,虽然她忙碌无比却也一直是笑靥如花,可见是幸福感满满咯!

刊登于2023年6月21日《南洋商报》 ‧ “一生懸命” 专栏 ‧ 第七十二篇


全球超过80000家酒店,Apple101助您轻松订房,出行无忧,绝对优惠价。入住期间付款,多数客房可免费取消!


李桑 作者

在旅游业纵横驰骋1万1000多个日子, 探秘南北极境, 足印遍布141个国家与特区(或自治区)! 由衷信仰,“出走”; 身体力行,“走出”。